2025年4月13日下午,编辑出版中心邀请中国高校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刘志强编审,中国高校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期刊社副社长王维朗编审来我校开展以“学术期刊助力学科发展”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议由编辑出版中心主任马文斌主持,化学学院执行院长王燚,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主任黄颖及包括兼职编辑在内的编辑部全体成员各参加交流会。

刘志强副理事长以上海大学期刊社主办的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刊的发展历程,并围绕期刊高质量发展,从多维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他指出,新刊创办应在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从找准定位、制定分段目标、搭建高水平编委与编辑团队、争取学校政策和经费支持等多方面着手。刘志强副理事长还指出,学术期刊要主动融入学科、服务学科,学科专家是为学术期刊发展赋能提质的宝贵资源,建成一流学术期刊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的学术地位与学术影响力,还能够进一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最后,刘志强副理事长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高质量发展支招,提出“开设研究快报”“邀请栏目主编”“培育新刊”等建设性指导意见。


王维朗副理事长以重庆大学期刊社主办的Nano Materials Science为例,介绍了重庆大学在打造一流学术期刊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并提出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应依靠学科专家,建立优秀的学术团队和高效的出版团队,才能出版“好的内容”,实现“高的影响”。王维朗副理事长充分肯定了《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特色栏目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他指出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许多学术期刊发展利好政策,也不断地有新的政策在酝酿之中,学报应及时把握,利用优势学科、优势栏目,寻找契机创办高水平英文新刊,推动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

王燚院长作为学科专家代表发言,表示通过此次交流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术期刊的了解,学术期刊对学科发展非常重要,二者正面、双向的促进关系,并基于自己的SCI期刊青年编委工作经验,对《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其他与会人员就学报高质量发展、创办英文国际期刊的困难和应对措施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地交流,探讨了一流学术期刊支撑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马文斌主任代表中心对两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向参会的各学科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并在简要介绍中心基本情况和《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努力学习上海大学、重庆大学的先进办刊经验,进一步加强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的相辅相成、互融共促,进一步加强学术期刊在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传播科研成果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希望通过这次讨论交流,促进与学院的深入了解与合作,助力学报学术质量提升,推动我校各学科发展。

